2022年4月,SBTi发布了《金融机构科学净零目标设定基础》(《Foundations for Science-based Net-zero Target Setting in the Financial Sector》)报告,重点探讨了金融机构净零目标设定面临的关键问题,旨在为金融机构净零目标设定厘清关键概念,以建立共识。这项工作标志着SBTi迈出金融机构净零标准制定的第一步。
2022年3月2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上市公司气候数据披露标准草案》。SEC在《草案》中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气候治理、碳排放量及减碳行动、转型计划、情景分析以及内部碳价格、碳排放量核查信息,并规定了气候信息披露渠道。
中国推进双碳目标的进程迎来重要节点。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标志着“1+N”政策体系中的“1”面世。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估计,到2050年农业生产必须实现60%的增长,才能养活更多且普遍更富有的人口,而气候变化是制约这一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肉类和乳制品的生产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力。畜牧业占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近三分之二。
对于在欧盟境内或者面向欧盟投资人募集资金、发行产品或者为位于欧盟的金融市场主体提供顾问服务的中国机构而言,准确理解和掌握SFDR所提出的信息披露要求,建立和完善符合SFDR要求的信息披露制度和流程,对于把握和拓展ESG投资领域的业务机遇至关重要。
随着全球投资人对企业ESG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认为企业的ESG管理会影响企业的长期价值与盈利能力。我国上市公司加强ESG管理和信息披露正当时。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举报,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垄断的原罪,往往并不是从单个个体身上赚很多钱,而是让整个市场失去创新和可能性,使人们失去进行更广泛选择的权利而不自知。因此,企业被反垄断调查的背后实质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缺位,企业加强反垄断管理不仅是企业的合规义务,更是对整个社会、行业、投资者的责任体现。
今年以来,A股已有18家公司被退市,其中业绩退市的有5家,面值退市的有13家;另有13家公司被暂停上市,数量之多创下历史记录。随着注册制的实施,企业上市变得越来越容易,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目前A股已有超过4100家上市公司。如果退市机制不畅通,上市公司数量就会多到市场难以消化,从而对市场的有效性提出考验。因此在注册制下,畅通出口是必然要求,有进有出、优胜劣汰才能实现大浪淘沙,留下真金,推动市场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公司治理是资本市场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曾发文《完善公司治理是金融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要求管理部门要把公司治理作为基础性的监管要求,并强调发挥市场、中介机构和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作用。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上市公司以通讯方式召开董事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通讯会议方便、快捷、参会成本较低等特点使其为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青睐。尤其今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众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均采用“云会议”即通讯会议的方式召开。但同样是云会议,召开会议的流程和具体操作有很多讲究,这不仅体现了一个公司的治理水平,而且体现了该公司的治理文化,相反,敷衍草率的会议会效率低下,甚至带来决议无效等不利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