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逐步完善相关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商业模式和管理规范,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近日,方达律师事务所(下称“方达”)提交的近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正式通过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审核认证,成为首家按照SBTi公司验证程序设定科学碳目标(SBT)的中国律师事务所。
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汽车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ESG和碳管理建设:首先是战略规划,接着是碳中和行动,最终形成各类报告编制与评级提升。而这一切的核心,都应基于一个数字化的系统。
4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视频峰会发表致辞。习近平指出,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尽管个别大国热衷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造成严重冲击,但历史总会在曲折中前进。只要坚定信心,加强团结合作,就一定能冲破逆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和世界一切进步事业行稳致远。
4月1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要求,重点关注石化、涂料等六大行业,识别特定清单中的新污染物。禁止审批不符合管控要求的项目,建设项目需优化原料、工艺和治理措施,核算产排污情况,达标排放并做好监测等。同时,将新污染物管控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地方要完善相关环评管理。强调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强化新污染物源头防控,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工作 。
4月2日,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在英国伦敦成功簿记发行了60亿元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4月3日上午,财政部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举行仪式。4月2日,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在英国伦敦成功簿记发行了60亿元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4月3日上午,财政部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举行仪式。
3月2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征求〈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细则(试行)〉意见的通知》,明确了绿证的核发、交易、认证、核销等新要求。《实施细则》首次清晰界定可交易与不可交易绿证的核发范围,可交易绿证覆盖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及2023年1月1日后新投产的完全市场化常规水电机组上网电量;不可交易绿证针对项目自发自用电量等特定情况。
3月19日,财政部发布消息称,将于近日在英国伦敦发行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规模不超过60亿元人民币,这将是我国首笔人民币计价的绿色主权债券。今年1月举行的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显示,中方同意2025年发行首笔人民币计价的绿色主权债券,并在伦敦挂牌上市。财政部在2月20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为其作为国际绿色债券发行人奠定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