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动态 / 详情

双碳焦点|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浙江发布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

2025年03月10日

内容摘要


【政策动向】

1.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

2.江苏:发布《2025年度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

3.浙江:发布关于《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的通知

4.上海:黄浦区发布上海市首个区级可再生能源综合发展行动方案

5.日本:碳排放交易体系(ETS)立法通过,从自愿迈向强制阶段


【行业聚焦】

1.会议召开 |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双碳”招商推介暨武昌区促消费专场活动顺利举办

2.行业动态 | 青岛“点碳成金” 激活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3.行业动态 | 上海数交所与上海环交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行业动态 | 汇丰银行将净零碳排放目标推迟20年

5.权威观点 | 特邀观察员陈吕军:建设美丽园区,向世界讲好中国工业低碳发展新故事


【碳市场动态】

2月24日-2月2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626,174吨,总成交额55,543,480.12元

3月03日-3月07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210,301吨,总成交额18,434,077.00元


全文共4647字,阅读时间15分钟


一、政策动向


01

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


2月21日,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政策体系与技术标准基本建立,企业披露信息的积极性、披露质量和披露能力有效提升。重点行业和先行地区的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探索示范稳步推进,披露信息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到2030年,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通用框架与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披露意愿、披露能力和披露质量显著提升,披露信息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与国际接轨、互通互认、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模式。


《意见》提出,鼓励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先行先试。支持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低碳试点省市、气候适应型城市、气候投融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等试点地方结合本地实际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安排,探索开展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工作。鼓励火电、水泥、航空、新能源汽车、光伏和电子电器等行业协会,结合行业排放特征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要求,组织行业企业开展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先行先试。鼓励煤炭开采、油气开发、畜牧业和水稻种植等行业协会、重点企业,探索开展甲烷、氧化亚氮等重点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工作。


02

江苏:发布《2025年度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


2月25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等联合发布《2025年度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指南》提出,2025 年度“双碳”专项资金按照绿色低碳颠覆性技术创新和重点行业降碳技术攻关两大类组织。


其中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围绕零碳非电能源、CO2捕集利用等技术创新,推动化石能源和新能源多能互补。重点行业降碳技术攻关,重点围绕低碳工艺流程再造、建筑节能降耗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03

浙江:发布关于《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的通知


2月27日,浙江省政府印发《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区域碳预算、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配套制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举措》提出要扎实推进碳减排重点工作。利用节能减碳技术,实施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准引领行动,推动重点行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和绿色低碳产业,推进控煤减煤和煤电“三改联动”,合理控制发电供热用煤。严格落实产能置换要求,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举措》提出要健全碳排放双控制度。完善碳排放相关规划制度和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支持地方开展碳排放进度监测。建立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十五五”时期,科学确定碳排放预算总量以及分年度预算量,全面实行省市两级碳排放预算管理。建立地方碳排放目标评价制度,合理分解碳排放双控指标,压实地方及重点企业控排减排责任。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制度,制定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技术导则,在开展“一市一行业”先行探索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加强行业和碳排放管理,制定全省碳普惠减排交易管理办法,到2025年底建成运行全省碳普惠减排市场。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足迹核算“通则+行业+产品”标准体系,到2025年底、2030年底分别制定标准20个左右、100个左右。加强碳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建设碳计量中心,开展重点行业碳排放计量审查。


04

上海:黄浦区发布上海市首个区级可再生能源综合发展行动方案


2月25日,黄浦区发布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发布上海市首个区级可再生能源综合发展行动方案。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可再生能源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可再生能源示范试点建设取得新成效。到2030年前基本建成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绿色低碳发展核心引领区和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完成市下达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任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高质量完成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发展任务,《方案》全面启动实施“光伏+”多领域示范工程,实施“光伏+政府公共机构”和“光伏+交通”等专项工程。构建光伏建设与城市更新协同机制,开展建筑光伏项目建设工程,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强化数字化技术赋能,深化数字技术与可再生能源融合,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开放共享,逐步形成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创新应用。完善市场化保障体系,通过绿色金融支持、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等多元机制,激发绿色金融市场活力。


05

日本:碳排放交易体系(ETS)立法通过,从自愿迈向强制阶段


2月25日,日本政府正式通过法案,要求每年排放10万吨二氧化碳以上的公司强制参与该国的碳排放交易体系(ETS)。这一法案是《促进绿色转型法》(简称GX法案)的修订内容,旨在通过市场机制推动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根据修订后的GX法案,预计有300至400家公司需要参与碳排放交易体系,其中包括炼钢等高排放行业的企业。从2026财年开始,日本政府将在每个财政年度向参与企业分配CO2排放配额。企业如果排放量超出分配的配额,将被要求在由公私合作的GX加速机构运营的交易市场上购买额外的配额。


日本政府还计划引入国际碳清除信用(CDR),包括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沿海蓝碳、生物能源碳捕集和封存(BECCS)以及直接空气捕集和碳封存(DACCs)。以上四类碳清除信用(CDR)将被GX-ETS直接用作碳抵消,并被允许进入日本碳市场,抵消使用的上限为5%。


二、行业聚焦


01

会议召开 |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双碳”招商推介暨武昌区促消费专场活动顺利举办


2月27日,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双碳”招商推介暨武昌区促消费专场活动在深圳举行,本次活动以“双碳赋能荟湾区,消费焕彩聚古城”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政府、企业、学术界150余名代表参会,共谋“双碳+消费”两大主题的发展新路径。


武昌作为“碳”路先锋,入选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还出台政策助力“双碳”产业发展。以碳汇大厦为核心,武昌已聚集300余家涉碳服务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现场签约项目涵盖碳科技、碳资产、碳金融、碳咨询等前沿领域,签约项目16个,项目总投资达144.2亿元。


02

行业动态 | 青岛“点碳成金” 激活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的青岛顺安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安热电),是辖区95%以上居民和180家企事业单位的供热主力。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建成了国内首例燃煤电厂烟气余热利用与超净排放协同标杆项目,累计回收烟气余热204.82万吉焦,减排二氧化碳22.41万吨,成为热电行业的“能效领跑者”。2024年,顺安热电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平台上完成入市以来的首单挂牌交易,成功卖出4.6万吨结余碳配额,成交额达470万元。


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在全市率先推出碳配额质押融资业务,帮助企业挖掘碳资产的全新“富矿”。“十四五”以来,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已先后为12家碳市场企业提供碳配额质押融资,累计质押碳配额320余万吨,发放3.5亿元资金,助力企业节能降碳。


自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以来,青岛市先后有25家企业进入全国碳市场,市生态环境局指导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累计交易69家次,交易碳配额超过170万吨,交易金额1.25亿元。其中,企业累计卖出碳配额91.8万吨,为企业增加收入7900余万元。


03

行业动态 | 上海数交所与上海环交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月25日,上海数据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数交所”)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环交所”)在上海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2023年,国家数据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将绿色低碳作为数据要素赋能的十二个重点领域之一。


本次签署,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整合共享优质资源,围绕绿色低碳领域的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从行业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数据产品挂牌交易、数据资产创新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务实合作,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和碳市场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 此外,双方还联合举办了碳交易市场与数据交易市场合作路径专家闭门研讨会,专家们就如何构建碳数据要素的价值转化路径,打造安全、规范、高效的碳数据市场生态进行了深入探讨。


04

行业动态 | 中国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项目开建


2月28日,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启动建设,项目位于盐城市大丰区东北方向海域,最远点离岸距离85.5千米,是我国当前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项目。


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共安装98台风电机组,新建20万千瓦海上升压站2座和40万千瓦海上升压站1座。项目投产后,年均发电量28.42亿千瓦时,节约标煤约86.2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37.56万吨。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保效益,为我国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积累经验。


05

权威观点 | 特邀观察员陈吕军:建设美丽园区,向世界讲好中国工业低碳发展新故事


两会前夕,中国生态环境部特邀观察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产业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陈吕军对一年来“美丽中国”建设发表感言。2024年,生态环境部积极推动工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工业园区绿色发展,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严格监管,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修订文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将生态环境保护、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等相关要求纳入指标体系。二是开展工业园区清洁生产整体审核创新试点,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高资源能源高效循环利用水平。三是开展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促进园区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水资源集约节约、废物综合利用等,提升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四是推动工业园区污染减排,发布“无废园区”典型案例,引导工业园区、企业推行无废生产方式。


三、碳市场动态



2月24日-2月2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626,174吨,总成交额55,543,480.12元,最高价91.87元/吨,最低价89.37元/吨,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200,000吨,成交额17,250,000.00元。


3月03日-3月07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210,301吨,成交额18,434,077.00元,最高价89.81元/吨,最低价89.12元/吨,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200,000吨,成交额17,524,000.00元。


  • 深圳
  • 北京
  • 上海
  • 香港
  • 工作地址: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福中社区金田路4028号荣超经贸中心512B室

    联系邮箱:info@governance-solutions.com

  • 工作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甲6号万通中心C座709室

    联系邮箱:info@governance-solutions.com

  • 工作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500号华润时代广场12楼

    联系邮箱:info@governance-solutions.com

  • 工作地址:香港中环遮打道3A号香港会所大厦16楼

    联系邮箱:info@governance-solutions.com

© 2021-2024 鼎力可持续数字科技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04380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38号

  联系电话:+86 755 8388 1959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