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动态 / 详情

赵俊峰:从思维方式转变来应对气候风险

2023年11月02日 来源:凤凰卫视

为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远景及全球减排目标,呼应即将在迪拜世博城举行的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凤凰卫视、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以及落基山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RMI)于2023年11月1日-2日主办第三届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主题为“共绘 共筑 共赢 可持续未来”。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C Team)、凤凰网联合主办本次峰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席国身份参与。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阿联酋驻华大使侯赛因·本·伊卜拉欣·哈马迪、美国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等近80位嘉宾出席峰会,就绿色可持续未来、气候投融资模式创新、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低碳发展、零碳旅游及智慧出行、重点行业供应链绿色转型、食品行业与消费品行业的低碳转型等话题分享、交流。


鼎力可持续数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气候变化业务总监赵俊峰发表“工业企业气候风险应对与低碳转型” 的主题演讲。


鼎力可持续数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气候变化业务总监赵俊峰


赵俊峰表示,希望建立一些新的机制,如金融机构的创新、更低的融资成本等,让企业的绿色环保转型的努力得到更好的成果。赵俊峰指出,信息的披露对于融资手段的创新与发挥作用至关重要。


提到风险管理,赵俊峰表示,应关注气候风险作为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风险对整个体系稳定的影响作用,更多的风险可能存在于一个复杂的传递链条上,不可简单评估。


为了获得更具体的评估结果,赵俊峰提到鼎力所开发的工具系统,关注内部如何建立有效组织并沟通交流,评估风险、设定减排目标并进行信息披露。此外,他建议进行思维方式的转变,从企业传统的风险管理出发找到可影响风险变化的气候因子,在此基础上运用物理风险交互的地图集等工具进便利气候风险分析工作。


最后,赵俊峰分享了鼎力的项目报告以共享研究成果,助力环保减碳目标。


以下是赵俊峰主题演讲的发言实录:


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交流,我是来自鼎力的赵俊峰。鼎力是一家创业公司,我们一起和SEE基金会、汇丰等合作方一起合作,帮助它们在转型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支持。


今天非常荣幸在这里看到了很多新老朋友共聚一堂,其实我和SEE基金会结缘大概在2018年前后,当时我代表一个国际组织参加活动,当我们讨论气候议题的时候,那是一个很小的圈子,都是非常关注这个行业非常关注这个领域的一群人,但是随着我们的事业发展,我们也看到会有更多新的朋友加入,这当然也得益于像汇丰、SEE基金会持续地在这个领域的耕耘。


时间关系,我下面开始和大家做分享。


首先我们想快速地看一下工业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有一些比较领先能够做到向气候友好转型,传统的工业企业和气候友好型的企业会有一些不同点,比如我们当然希望大家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进入气候友好的状态里面,其实可以通过低碳节能的方式、绿色环保的方式,当然最终是希望建立一些机制,让大家这些努力得到成果,比如更低的融资成本,或者更好更多的融资机会。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如果他们不进行转型,一方面可能会受到碳交易或者其他机制的约束,从而增加一些成本;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到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采购方会有低碳采购的要求,我们的合作伙伴RMI一起做的三年期的项目也是希望更好地去探索这样的机制。


这一页给大家大致看一下我们为什么关注公益行业,从全球排放的分布来看,再到我们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指导,工业企业的率先达峰是我们实现“双碳”目标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工业细分有非常多不同的行业,大家可能会面临不同的痛点,但往往都会有一个痛点,其实就是在转型过程中有一些新增的成本或者新增的融资缺口,实际上是有赖于金融机构支持的,当然也赖于下游采购力量给予一定的激励,我们做的这个项目也是在探索这方面。


这一页我们看到一以贯之的政策层出不穷,不断地在不同领域加深,同时我们也看到金融机构在不断地创新,从绿色金融到转型金融、碳金融,都在试图给这些工业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便利,但是我们也知道,其实这一系列新的融资手段都对信息的披露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我的融资真的支持到绿色企业,真正支持到低碳转型的企业,当然我们也知道资本市场上市也是非常主流的融资手段,作为一个上市公司,也会受到交易所、交易规则等披露的约束,其实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披露的困难,所以我们这个项目希望在这个层面帮助大家提供一些指南,或者一些工具。


先从现状来看,我们从港股和A股上市的上市公司梳理了几类高排放行业,这里看到了一些现象,近三成的高排放企业没有披露太多气候相关的信息,这其实是听上去有点令人担忧的事情,因为大家都会认为这样的行业气候风险是一定的存在的,但是有三成企业其实没有讨论这些事情。其实说到TCFD在全球层面已经持续多年的气候披露的标杆模式或工具,仅有3%的企业参考了这个,可喜的一点是就火力发电、民航企业而言,有比较高比例的企业去做良好的探管理和信息披露。我们认为这和他们被纳入碳交易框架下是高度相关的,火力发电企业在我们国家已经是碳交易的企业,民航业因为飞往非洲的航班也是纳入规管的,相对于其他的高排放行业有更多的进展。


这是我们对于现状梳理的进一步的总结,其实这里面想重点说的是,在风险识别部分,当一个金融机构对一个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时候一定会关注风险,同时我们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分子,我们也非常关注气候风险会不会影响整个体系稳定。其实从欧洲或者比较早关注气候风险的一些机构,像险资,从2000年就有关注相应的信息,他们认为气候风险作为一个长期的系统性风险实际上可能带来一些非线性的影响,它不是可以简单去进行评估的一种风险。


我们看到一点A股上市公司的披露情况来看只有2%,我们样本公司里面只有2%的企业有去讨论自己的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流程,当然这里面特指的气候风险。我们曾经也看到过这样一家上市公司,他披露了一个临时的公告,说自己因为一个台风影响要计提资产减值,同时这家公司在自己的年报里说自己没有气候风险,实际上这是一个矛盾的信息,当然我们对这件事情的解读,大家的认知其实没有对齐,他没有把这两件事情关联起来,其实很显然是一个典型的气候风险,台风对他带来的影响,这个还是更加直观更加可见的,更多的风险可能存在于一个复杂的传递链条上,比如通过供应链的方式传递,通过消费者的采购意愿变更,都可能带来成本的上涨,或者说市场占有率的下降,而这些信息实际上需要企业内部非常全面地去做相应的分析和管理,为了应对这些企业,暂时没有办法去做评估,我们给出了一定的工具和指导。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片子左上角是TCFD&ISSB关于气候相关信息披露的要求,右边是高排放企业自主披露的结果,当然字比较小,但是我们选举的案例其实做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披露,但实际上这是很多企业的困惑,我们也交流过很多上市公司,包括高排放行业,他们是怎么样从左边这样一个抽象的指引变成右边非常具体的评估结果呢?这其实是企业需要协助的地方,所以我们这次开发的工具包括从气候行动路线的设定角度,内部如何建立有效的组织,内部组织和哪些部门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沟通,等他有了气候分析、气候评估的流程和行动以后,一些工具上的支持,再到后续设定减排目标,完成气候信息披露,有一系列的指引,我们可以在接下来做一定的分享。


当然这里面我们常说的是,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可能是老生常谈了,但是确实我们在和大量企业沟通交流过程中,发现有一批企业都被挡在了这一步,他们通常会出现,可能有一部分职能部门,不管是风险管理部或者面对投资者的IR(投资者关系)部门,他们非常希望做完善的评估,但是在内部缺乏足够的信息支持,或者说他们跟传统的做风控的部门其实交流从深度到频率都不够,不足以支撑他们的工作,这个其实是我们认为开启气候风险评估最重要的一块,当然我们的指导手册里面也提供了一些信息、论证的一系列组合信息,可以便于这些工作者在企业内部和不同部门去沟通和交流。有些企业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内部架构,在走向下一步的时候,可能缺乏一些具体的工具,这也是我们后续将要介绍的一个部分。


我们希望跟企业分享的最重要的就是思维方式转变,刚刚提到那个问题,它已经计提了资产损失,但是仍然认为自己没有气候风险,这个认知的偏差是怎么出现的?如果说我们从气候出发去分析气候风险,分析的路径需要相关的从业者有很深的气候知识,他要去推导台风怎么影响到我,或者说不同的披露要求怎么样影响到我企业的发展,实际上是需要大量的气候知识和内部协同的,我们给出的一个建议,其实是从企业传统的风险管理出发,从我们的风控模型、风控分析方式出发,从我们已经识别出来的风险出发,比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从这里出发找到可影响风险变化的气候因子,这也是我们前面说到的,当我们需要在企业内部和不同部门协作的时候,我们需要讲他们的语言,而不是在这里一直讲气候,可能对于做风控和做财务的同事而言,当你第一次跟他讲气候风险的时候,他能想到台风已经很不错了,怎么样分析对你的财务影响,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从他们的语言开始做这份工作。我们也实质上服务了一些在香港的基金公司,他们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评估自己在投资过程中的风险,也是从传统的风险评估模型去找到影响他的气候因子,当然也有一些像石化等领头企业也在开始使用这样的方式来做分析。


下一步也是我们在这次发布的工具组合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物理风险交互的地图集,当我们有了足够有效的建制,有了我们的思路,其实还需要工具,我们通过这个图集可以帮助企业通过他的设施地理位置去查询他所面临的不同的物质风险暴露的程度,当然基本的数据集都来自于IPCC这样的权威组织,可以从作物欠收、水压力等了解到今天在座可能有些食品行业的企业,非常值得关注的是,上游的采购、上游的供应链,他们会不会因为水压力和其他方面物理风险的压力导致他们的欠收,导致供应链稳定受到影响,所以希望大家通过这样的工具便利自己的气候风险分析工作。


当然这部分实质上是后续对于一些领先企业而言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够将企业的目标和主流的全球倡议或者我们国家的倡议能结合起来,这样的话其实可以更好地去帮助企业贡献于全球的目标,贡献于中国的目标,这也是我们在指导手册里面的一部分,今天时间原因,在这里不多跟大家介绍。


留下两个二维码,大家可以通过扫码获取我们的报告,当然希望能给我们的产出给予一定的意见反馈,这是一个三年的项目,希望能产出实质性帮到企业的工具和指南。感谢大家!


我们这个项目在此也特别鸣谢汇丰气候解决方案伙伴计划在高排放行业低碳转型的支持项目,特别感谢汇丰、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在本项目研究过程中提供的大力支持,希望后续的工作中能支持到大家!感谢!


  • 深圳
  • 北京
  • 上海
  • 香港
  • 工作地址: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4028号荣超经贸中心812室

    联系邮箱:info@governance-solutions.com

  • 工作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12号中国惠普大厦1101-3室

    联系邮箱:info@governance-solutions.com

  • 工作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500号华润时代广场12楼

    联系邮箱:info@governance-solutions.com

  • 工作地址:香港中环渣打道3A香港会所大厦16楼

    联系邮箱:info@governance-solutions.com

© 2021-2024 鼎力可持续数字科技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04380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38号

  联系电话:+86 755 8388 1959

使用条款